第23章杀青

人生有三样事情躲不开。

吃饭,睡觉,以及永恒的广告。

高楼外、公交上、电梯里、手机里。

广告有实体也有虚拟的,他的唯一目的,就是占据你的心智,让你知道他,让你熟悉他,以便达成他那可以告人秘密:掏空你的钱包。

苏星歪了歪头,其实倒也没有那么邪恶。

广告对现代人类,就是空气一般的存在,互联网之所以能够这么普及,广告也是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的。

正是因为有利可图,互联网公司才能基于广告商的需求,出现并便利你的生活。

不信的话,可以看看隔壁波士顿机器狗,饶是技术无敌,没有商业价值,也只有被卖来卖去的命。

电影里的广告,也有着数十年的历史了,包含贴片广告,品牌授权等,其中最容易被人接受的,就是植入广告。

比如突然特写的一瓶可乐,以及镜头里大楼外的海报,都可能是广告商的广告,根据时长和效果,有着不同的价钱。

“有的电影,丧心病狂到电影就是大广告,整部电影就是广告串起来的,这样赚是赚了,但是作为电影本身,也自然成了烂片一部。”

苏星是看不起那种电影的,电影虽商业,也是艺术的一种,巧妙的将广告放入其中,不让观影体验受到影响,才是他所追求的。

这也是苏星签合同有着相关条款的原因,就是为了避免出现那种情况,剧情正在关键时刻,主角突然开始推销某种商品,那感觉未免太尬了。

苏星随手一挥,光幕出现了《127小时》广告商的商品列表。

商品列表可以说是琳琅满目了,包含车、服装、饮料、户外探险装备、自行车、摄像机等。

电影讲的是喜欢探险的主角有一身装备,同时被困在了峡谷之中,这就让物品的展示时间足够多,放在电影里面也显得天衣无缝,一点不奇怪。

……

嗖嗖。

苏星感受到现实里,黑洞钻进被窝。

猫猫打呼噜的发动机声音,在耳边响起。

他揉了揉黑洞,他在睡着的时候也是可以动的,只是动作不能太大。

苏星揉着揉着脸上浮起了微笑,这笑容源自黑洞的陪伴,也因为这电影广告,解决了苏星的资金问题。

五十万的第一桶金看起来多,在交完税,且用了一些后,就只剩下三十余万了。

若是生活可以用很久,但用来投资电影,比如他打算自己投资拍摄的《活埋》,那就显得有着捉襟见肘了,不一定够。

苏星当然不愿意联合投资,毕竟这部电影的资金成本需求真的不高,全场只有一个人,场景也只有一个棺材,用来以小博大再合适不过了。

他琢磨着,与其找人一起投资,不如想想办法再赚点钱。

就在苏星在思索的时候,在这拍摄现场,他却是已经得到了解决办法了,那就是寻找广告赞助。

比如手机、打火机、手电筒、手表啥的,把主角全身上下的东西都的给安排了,不说有多少,这拍摄资金是妥妥的足够了。

苏星开着椅子,在这拍摄场地转着圈圈。

他无比的冷静,知道这一切的基础,都得等《127小时》上映才行,毕竟他不是刑氏影视公司这种老牌厂商。

好票房和好口碑,这种无法作假的成绩,才能够让广告赞助商们愿意提前砸钱到他这个新人身上。

半个小时到了,重新开工了。

苏星收回心思,继续专注于拍摄之中。

在他的帮助下,整个剧组飞速的运转着。

苏星在他们嘴里,也从一开始直呼其名,或者星仔,默默的变成了星哥。

无他,只因苏星是他们见过最强的新人,而且态度谦逊,一点没有一般天才的架子,让人十分舒服。

许多共事的人,都纷纷加上了联系方式,用严肃而不是下次一起吃饭的敷衍态度,表示希望下次继续合作。

苏星知道他们误会了,自己哪来的天分,那是原作带来的“外挂”而已。

不过这些事情他也不可能对外说,只是默默通过申请,就当提前筹备下部电影的拍摄工作了。

……

两周后。

邢家村的清晨,小雨纷纷。

一棵棵大树遮天蔽日,小雨淅沥沥下着,雨水从树叶不断滴落,连成一条水线,化作一道道水幕。

一只狸花猫在旅馆的屋檐下躲雨,一边认真舔着身上的毛。

此刻一辆黑色的摩托车开进了院子里,坐着的是苏星黑洞,以及摩托车后的邢木林。

“小苏,麻烦你了……”

“这下着雨,还专门过来接我一趟。”

邢木林从摩托车上下来,脱掉了雨衣。

狸花猫正是哈哈,此刻上前凑进邢木林,在他脚边撒娇,一反之前那彪悍的模样,可爱死了。

苏星把摩托车停在了屋檐之下,笑着道:“没事,我就喜欢下雨骑车,吹着风雨舒服,而且又不大。”

他甩了甩头发,黑洞也在甩着身上的水,一人一猫的动作完全一致,此刻进了屋子里休息去了。

邢木林目送着苏星离开,看着非常满意,“这小伙子不仅有才气,还这么礼貌,可惜我没有女儿,不然倒是可以……”

作为邢家的掌门人,他除了在外谈合作,也是时刻关注着拍摄的过程的。

通过他自己的观察,和家族里人的反馈,大家对于苏星那都是赞不绝口。

用标签来形容的话,苏星身上的标签可以说全是正面意义的:天才、帅气、爱猫猫、可爱、潇洒、幽默、温柔等等。

“哈哈,看来我的眼光的确不错。”

“花五十万买这个剧本,真是太值了。”

邢木林抱起哈哈,朝着村里的饭店走去。

苏星的剧本很好,但人才是更有价值的,他让拍摄时间缩短了将近一半,到今天刚好是杀青的日子。

如此节省下来的资金,相比较于卖剧本和发工资的钱,完全是小钱了。

“晚上一定要丰盛点,按照最高标准来。”

邢木林嘱咐家里做饭的厨师,他不是小气的人,作为管理者,他深深知道大家工作时的心理。

明明人家努力,才做到了十五天就拍完,你却只当理所当然。

不仅不感谢和奖励,反而只想着剥削他们,降低薪资,等你的行为被宣扬出去,大家都知道了。

那么来你这里拍摄的工作人员,自然会开始摸鱼,不上心的话质量自然也好不到哪去,就这么慢慢败掉了口碑,损失最大的其实是你自己。

当然他也知道大家最想要的奖励是什么,因此在杀青宴上,感谢了大家的努力工作后,宣布每个人都可以领到一个大红包,里面是……

电影的票房分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