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蓝田侯府

捷报传回,长安城中响起了震天的欢呼声。

那鼎沸的人声从城门口一路向着皇宫中延伸,没多久,宫墙上的禁军也都欢呼起来。

不知何时换上一身甲胄的李二脸上露出笑容,将手中长剑放回剑座,转过身,望着殿外一片沸腾的长安城喃喃自语。

“朕亲自上阵杀敌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报!”

太极殿外,一位值日殿臣拎着袍服的下摆,急匆匆的拾阶而上。

人还未站稳,便满脸欣喜地朝着李二报捷:“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李靖将军在阴山下彻底击溃突厥大军,阵斩两万,俘获无数!”

“好好好!”

李二接过文书,欣喜地阅读着上面的每一个文字,似乎能透过这墨水浸染的纸张,看到阴山下那处人头滚滚,杀气冲天的战场。

待值日殿臣离去,另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李二的眼中。

李二合上文书,垂下手臂,笑意盈盈地望向前方风尘仆仆的洪城。

就像帐前李靖说得那样,洪城并非是臣子,而是李二的心腹与家仆,因此,在见到李二后,洪城毫不犹豫地便跪了下来,一路膝行而至,满脸激动。

“你这奴才,什么事,这么高兴?”

李二笑吟吟地望着膝行到自己面前的洪城。

洪城满脸激动,双手捧起一个被黄绫包裹的木盒,高高举过头顶。

李二心生好奇,解开黄绫,掀开盒子,一方晶莹剔透的玉印立刻出现在他的面前。

没有任何犹豫,李二抓起玉印,目光炯炯地望着印上刻着的八个大字。

“这便是那传国玉玺?”

洪城满脸堆笑道:“在老奴出发前,陛下给了老奴辨认玺印的图样,老奴在草原上历经艰辛,终于不负陛下所托,找到了它!”

“期间,蓝田侯云烨与他的师兄林中天也曾经手此印,帮了老奴不少的忙。”

李二目光一瞥,淡淡道:“哦?云烨?”

“他不是在朔方吗?”

“李靖给他的命令不是让他回京的吗,怎么又跑到阴山去了,他敢不遵将令?”

洪城连忙跪伏在地,解释道:“回禀陛下,蓝田侯是被一封伪造的文书骗到了阴山!”

不得不说,洪城还是挺讲义气的,他说要为云烨二人说些好话,果然没有食言。

他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部告诉了李二,在事实方面,没有丝毫隐瞒,但在涉及林中天和云烨的事情上面,基本都是在夸赞有功,主观倾向极其明显。

听完洪城所说的话,李二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难怪李靖在阴符书泄露的情况下还敢出兵,难怪这你奴才要为云烨说话,原来是他改良了阴符书……呵,这倒是救了你一条狗命!”

洪城脸色讪讪,旋即拍着胸膛保证道:“陛下放心,从今往后,百骑司绝不会有这样的事情了!”

李二瞥了他一眼,没好气道:“那也是云烨的智慧,跟你有什么关系?”

洪城嘿嘿笑道:“老奴花了五千贯呢!”

李二失笑一声,旋即微微皱眉道:“云烨的师兄……你能确定他的身份吗?”

洪城神色一正,恭敬道:“回禀陛下,应该无误!”

李二不置可否:“原因呢?”

洪城低声道:“无论是在军营中,还是在归途路上,老奴都没少与他打交道,发现他的言行举止,甚至气质都与云侯极为相似。”

“不仅如此,在改良阴符书一事上,他与云侯事先未曾交流,便默契地解开了阴书,再加他与云侯相似的谈吐,显然是师出同门,所学相同。”

说到这里,洪城迟疑了一下,又说道:“不过与云侯不同的是,此人文武双全,在武学造诣上也远胜过常人,卢国公之子程处默陛下您是知道的,他自幼习武,在年轻一代中也算是少有的高手,但在此人手下却走不过三合。”

“老奴每次与他共处一室,心中都有种说不出来的敬畏感……”

“是吗?”李二饶有兴趣地说道,“你自潜龙之时便跟在朕的身边,也算是久经战阵,竟然会在一个年轻的小辈身上察觉到敬畏感?”

听到此言,洪城并未羞愧,反而凝重道:“老奴所言,句句肺腑,绝无虚假,望陛下明察!”

说完,他便跪伏下来。

李二摆了摆手,道:“行了,朕又没说你欺君,朕记得云烨也曾说过,当年在那高人座下学艺时,就属他贪玩好动,最不成器。”

“如今冒出来個师兄,文韬武略都胜过他,也不算什么怪事。”

洪城低声道:“回陛下,老奴曾暗中派人调查此人的过往,也询问过车队中的府兵,发现此人好似凭空出现一般,查不到任何过往踪迹,就好像……就好像当初的云侯!”

李二挑了挑眉,摇头道:“云烨至少已经确定,是当年云定兴一脉遗留在外的血脉,此人就算与云烨同为神仙弟子,也绝不可能无根无萍。”

洪城迟疑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查!”李二淡淡道,“他不是说自己来自中原吗,那就去中原查一查,或许,从云烨身上找不到的东西,能从他身上找到。”

洪城恭敬拱手:“是!”

李二又问道:“他现在人呢?”

洪城有些尴尬:“回陛下,此人性情淡薄,超凡脱俗,不好名利,又兼身手高绝,故而行事方面素来随意,因此老奴进京之后,他便自行离去,消失不见了。”

李二好奇道:“千余骑兵,无人能看得住他?”

洪城尴尬地点点头,满脸羞愧。

李二饶有兴趣地说道:“这倒是有意思,你说,他去了哪?”

洪城沉吟:“除云侯外,此人在长安无牵无挂,许是去了云侯府上。”

说到这里,洪城连忙道:“老奴知道陛下一向爱才,但此人武艺过于惊人,可比之古时项羽,陛下若要见他,须得带足玄甲一百,由尉迟将军亲护左右!”

这么夸张?

李二被洪城郑重的语气吓了一跳,旋即嘴角微翘,若有所思道:“有点意思。”

……

……

关中的冬天万物萧条,但长安市上仍然是人头涌动。

阴山大捷的消息犹如长了腿般,顷刻间传遍了全城。

所有长安百姓都是喜气洋洋,官员都在提笔写颂表,士子开始唱起战歌,就连燕来楼都悄悄的打出来酒水五折的牌子。

普天同庆的好日子里,玉山下的云家庄自然也不会例外。

自从云家将庄子中央的那条土路修得又宽又阔后,许多乡民甚至外乡人都会来到这里,在道路两侧的平整地面上摆摊。

什么卖肉的,卖布的,卖萝卜的,卖胡饼的,卖小银饰的……

在这云家庄的集市中,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林中天换上一袭白衣,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周围赶集一般的场景。

恰逢阴山大捷,普天同庆,今夜金吾不禁,许多乡民都满脸笑容,簇拥到那些卖蔬菜肉食,粮食鸡蛋的小摊前,准备买些食材,回去与家人好好庆祝一番。

果然,想要感受胜利后的喜悦,还得来这乡间。

至于什么太极宫,李世民,在林中天眼中,甚至比不上乡下小民的一个笑容。

没办法,在隔壁的神话多元宇宙世界,西游之事重演过太多次。

林中天也见多了各种不同版本的唐太宗,对于这个世界偏向正史的李世民实在提不起兴趣。

他拦下一个拖着驴车的老农,询问了一下蓝田侯府的位置。

那老农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笑着说道:“您是玉山书院的学子吧?”

听到这句话,林中天不由得挑了挑眉。

他知道,云烨在玉山上办了个书院,想学着前世大学的模式教书育人,培养出一批与他一样拥有现代思维的新唐人。

但目前为止,学院尚且初建,还未有什么成效。

也只有玉山下的云家庄人,才能经常见到他们,并将气质不俗的林中天误认成书院里的学子。

想到这里,林中天笑了笑,摇头道:“不是,我是云侯的故人。”

老农奇道:“侯爷的故人?”

林中天此时已经发现这老农与蓝田侯府关系不一般。

他笑着掏出玉佩和家书,在老农面前亮了一下。

那老农立刻脸色微变,连忙唤住过路的熟人,让他帮忙看着自己的驴车,然后神色一正,朝着林中天拱了拱手,道:“请先生跟我来!”

林中天笑着颔首,迈开脚步,随着他走向前方。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