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另一种方案的歼10

这个时候,本来聚在旁边喝得兴起的另外一众人也发现了正在跟朱霖育两人躲在角落里聊天的常浩南。

“怎么样,浩南同志。”

林左明率先朝这边走了过来,洪亮的嗓音即便在一片嘈杂中也有着足够的辨识度:

“没在联谊那边多呆一会?”

“我可是听集团工会的沈大姐念叨过,说不少家里面有女儿的老同志,都跟他旁敲侧击地打听过你的情况来着……”

他这句话说完,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友善的哄笑声。

“没有没有……我讲完话就……”

常浩南话还没说完,就被旁边的唐林天打断了:

“不对吧,我刚刚特地过去偷看了一眼,发现小常总好像正在跟一个年轻女同志跳舞呢……”

听到这句话的常浩南直接双眼瞪大,整个人都惊啦。

他上台之前明明亲眼看着唐林天转身离开,结果对方又杀了个回马枪?

一個校长,不看教材,看上兵法了?

“咳咳……”

他只好轻咳两声以演示被揭穿的尴尬:

“本来是准备讲几句就走的,结果被个熟人给叫住了……”

一片欢乐的氛围中,突然有人半开玩笑地说道:

“浩南同志,要是你真的拿不准主意,那我正好有个去年才从大学毕业的侄女,正在京城市委统战部工作……”aosu.org 流星小说网

常浩南满头黑线地转过身,映入眼帘的却是一个让他稍微有点印象的面孔。

他依稀记得对方好像是核工业系统的一位负责人,因为之前借用设备的时候无意中在某份材料里看过照片。

但已经记不清具体是核工业集团还是核建设集团了。

至于名字,就更不可能记得了。

这让他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该怎么接上话茬。

一般来说,像这个级别央企的领导,都是经过20-30年不同岗位历练出来的,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会形成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而常浩南属于异军突起,从寂寂无名到今天一共也就不到四年功夫,很多人,尤其是航空工业系统以外的人是真心没怎么接触过。

好在这个时候,旁边的唐林天插了进来:

“诶,老潘,别打岔啊,说好了不干涉年轻同志个人问题的……”

常浩南眉头一皱,觉得事情并不简单。

刚刚他不在的这会,他们好像瞒着自己达成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不过唐林天这一段也提醒了他,刚刚说话这个人好像是叫潘盛严。

核工业集团的二把手。

“你又没女儿,你着急个什么劲……”

潘盛严一把推开唐林天的胳膊。

眼下这功夫还没有什么禁酒令的说法,因此晚宴进行到一半,虽然不至于到酩酊大醉的程度,但也基本都带着点微醺的意思了。

“我是没有,但没准人家年轻人已经有想法了,不好意思跟咱们这些老头子说罢了……”

实际上,唐林天刚才虽然没看清常浩南对面的人具体长什么样,但也基本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从当年第一次听到常浩南在组会上讲数值计算方法的时候开始,他就已经在考虑用哪个年轻女老师把对方给留在学校的事情了。

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

京航如今这个C10联盟之一的地位,至少八成都是常浩南给打下来的。

只不过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但是今天唐林天突然意识到,自己过去好像一直处于灯下黑的状态,忽视了跟常浩南关系最近的某个人……

所以,肯定不能让别人给挖了墙角。

此时常浩南发现自己好像成为了八卦风暴的中心,为了赶紧解脱出来,只好飞速想办法转移话题。

正好,他环顾四周,发现少了一个本来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人:

“那什么……今天怎么没见着航空工业集团的梁卓平梁总啊?”

果然,这种办法屡试不爽。

刚才最早掀起“战火”的林左明正色道:

“昨天就去蓉城了,不光是梁总,航空工业那边的领导班子几乎都跟着过去了。”

虽然这边的人保密级别都够高,话题可以稍微放开一点,但毕竟不是保密场合,还是不可能真当在办公室一样。

不过对于常浩南来说,点到为止也足够了。

虽然蓉城那边负责的型号有点多,但是能让集团一把手亲自过去,而且一呆就是好几天,这个重要程度,只有可能是歼10。

准确地说,是经过大改之后的第二版方案歼10。

……

与此同时。

蓉城。

借着夕阳落山之前的最后一抹余晖,宋闻聪和杨韦带着梁卓平一行人走进了132厂的总装车间。

距离门口最近的左右两个工位上,正对称停放着两架已经完成总装,只差被牵引车牵离生产线的飞机。

哪怕不懂飞机的人,只要打眼一看,就能发现两架飞机似乎相去甚远。

最明显的是,左边那架的机体要明显比右边那架“胖”上许多。

并且,进气道的唇口部分只有一个鼓起的茧包,而没有常见的机械调节装置。

但如果稍微看的仔细一点,又会发现,两架飞机的许多基本特征似乎又非常相似——

鸭翼加大三角翼、单发单垂尾、机腹进气……

尤其是,前翼、主翼、垂尾和腹鳍之间的相对位置几乎完全一致。

因此,明眼人肯定能看出来,这两架外形截然不同的飞机,在血统上其实是有联系的。

而对于刚刚进入车间的梁卓平来说,最引人注目的其实是——

左侧那架飞机更加宽大的机体下方,正并列挂着两发体积巨大的航弹。

当然,是模型弹。

从大小来看,至少也得是1500kg级别。

对于之前的老版本歼10来说,只有机翼最内侧的挂架可以在理论上承载这个体量的外挂物。

但因为那里没有电气接口,因此只能带无制导能力的铁炸弹。

显然,让一架中型战斗机去搞临空轰炸可太抽象了。

所以,基本可以认为,老歼10根本没有挂载超过1吨弹药的能力。

而更新设计之后,以取消机腹副油箱为代价,竟然可以一次带两发。

这对于多用途作战能力来说显然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而且,还不止如此。

在进气道侧面,还多出来了两个不太起眼的轻型挂架。

那里有两枚霹雳12的模型弹——

由于空间问题,这个位置并不能挂载翼展更大的霹雳11,但好在这个型号对于应该只是过渡,主动雷达制导的空空弹很快就将成为华夏海空军航空兵的主力装备。

再加上机翼下方跟之前相同的两个副油箱加二中二近组合,从机头角度看上去,甚至能给人一种张牙舞爪的感觉。

跟旁边那架的清秀外形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是经过大改之后的歼10A型机,以损失一些极限速度和高速性能为代价,换来了更大的载弹量和航程,更加符合新一代战斗机对于一机多用的需要。”

宋闻聪跟在几名集团领导身边介绍道。

说完,他又指向另外一边的原始设计:

“这是初版设计方案的第四架原型机,前面三架目前已经总计试飞了将近三千小时,验证了机载设备,以及鸭翼-大三角翼结构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对于这个方案,我们也不会浪费,将会以歼10E的名义用于出口……”

“……”

一边听着宋闻聪的介绍,梁卓平一边走上前去,围着飞机转了半圈,来到机尾部分。

歼10A的尾喷口呈现一个完整的银色圆环,并没有收敛调节片的设计。

这是涡扇10在外观上区别于AL31F的最典型特征。

但梁卓平的脸色却不太好看——

涡扇10,可以说是华夏航空工业迄今为止取得的最大成就。

然而,这个成就已经是隔壁兄弟单位的了。

虽然说集团化改制是必须贯彻落实的上级要求,但他的职权范围瞬间缩减到原来的一半,要说一点难受的心态都没有,绝对也是假的。

人之常情嘛。

此时,另一边的杨韦也注意到了梁卓平不断在两架飞机尾喷口处游移的视线。

于是,赶紧介绍道:

“为了弥补A型机增加的重量,航空动力集团的常浩南常总那边,专门设计了提升过最大推力的涡扇10B型发动机,可以保证在2中2近的基本空战构型下,改进型的综合机动性强于之前的方案。”

这就体现出高情商的地方了。

实际上,涡扇10B才是常浩南设计的原始方案,而涡扇10A则是因为对于歼11B来说,哪怕增加推力也无法实现超巡,因此特地进行减推增寿之后的型号。

但是被杨韦这么一解释,听起来就像是涡扇10项目团队为了“配合”十号工程而做出了工作调整。

果然,无论梁卓平本人的心情,还是对于常浩南、对于整个航空动力集团的看法,都瞬间提升了几个档次。

表情也随之变得柔和下来。

“发动机的地面测试一切顺利么?”

“一切顺利。”

宋闻聪回答道:

“606所和黎明厂都派出了技术团队,现场协助我们进行测试。而且,这些年我们的质量管控水平也明显提高,不会再出现1001号机那次的情况了。”

当年1001号机刚下线的时候,如果不是常浩南开发的喘振监测系统发挥作用,很可能就导致发动机在地面测试中出现损毁。

这件事情也成为航空工业系统进行专业化质量管控的分水岭。

梁卓平满意地点了点头,紧接着回过身来,目光扫过十号工程的几名负责人,然后缓缓开口:

“按照总装备部和国防科工委的指示,十号工程原型机在50周年国庆阅兵上面的亮相,似乎对境外情报机构产生了一些误导。”

“虽然目前尚不确定这种误导是否能为我所用,但上级还是要求,改进之后的歼10A原型机,试飞工作要尽量低调进行,明白了吗?”

宋闻聪和杨韦二人对视了一眼,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是!”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